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大势所趋。413日,由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联盟发起,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苏州智库联盟、苏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苏州大学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苏州)研讨暨咨询会在苏州召开,来自政府、高校和社会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共分为实地调研和研讨咨询两个环节。413日上午,与会专家考察了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实地了解苏州的科创产业现状。

413日下午,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讨暨咨询会举行。会议分发展研讨和定位咨询两个议程,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杨锐主持。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陈建华、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天舒、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场外交易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嵇尚洲、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创新管理与评价研究所所长夏海力、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高级战略咨询师袁贺分别从金融、规划、台商、创新等不同角度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等进行了探讨。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包卿最后对专家观点进行了总结。

定位咨询会上,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学者,从城市空间、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分布、价值链、城市群等角度,针对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牛津大学经济地理学博士王晓阳认为:需要在多尺度空间下思考苏州发展定位,苏州可以跳出长三角,加强与苏北、苏中的产业联系、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产业联系,与上海、南京保持适当距离,成为苏中苏北的中心,中西部的中心。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勤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当前一体化的切入点在于价值链的消费端。苏州产业升级不能忽视如何把制造业工人转化为服务业从业者,增强苏州在消费端的连接能力。考虑到多政府主体的对接意愿差异、上海的虹吸效应以及产业构成相似性所带来的竞争,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提出建设沪宁科技创新走廊的一体化思路。从产业空间分布角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范剑勇认为:苏州经济发展定位是科创。为此,苏州需要考虑生活配套措施对科创人员的吸引力,注重科创企业的融资服务等。从战略角度,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苏州需要由单向开放转向双向开放,即实施由引进来到“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同时,苏州需要主动作为,自行探索苏州的角色和路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伟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群竞争时代,一体化体现在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苏州定位的关键是要清晰城市的吸引力是什么,而不是构建一两个强势产业。在城市竞争的时代,政府应打造能够吸引人才和要素的城市。一个有全球魅力的城市需要在经济、研发、文化互动、人居、环境、通达性等方面有吸引力。

经过下午五个多小时的思想碰撞,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探索苏州的定位提供了智力支撑,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思想和知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