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19日上午,校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线上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一主持。

江苏社科名家、校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任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王健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宁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桑明旭,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许元荣,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晓,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邓扬麒结合自身专业,展开交流分享。

任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研究,深刻领悟报告中的创新思想,用学术讲政治,对政治话语做理论化、学术化、大众化的宣传阐释,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田芝健认为,报告中做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重大论断,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我们要将报告精神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

孙宁华指出,报告中“人民”共出现了105次,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的逻辑根源和社会现实基础,昭示了我们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必然。

桑明旭表示,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做了系统化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新飞跃。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许元荣指出,报告强调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好科研机构优势,增强创新能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张晓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品质,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提供了最新遵循。邓扬麒表示,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基础之上,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部署。作为高校的思政课老师,有责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在逻辑掌握好诠释好,“带着热气”融入思政课堂。

与会代人员一致表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增强社科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为学校人文社科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