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字〔202047

各有关学院(部)、直属单位、科研机构:

根据大运河院有关通知精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0年度智库课题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宗旨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智库课题的设立,旨在通过项目组织力量、推动研究,积极为国家和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基础理论支撑。

二、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并重。

三、申报资格

申报者应为各类机关、高校、党校、社科院和其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并具备下列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项课题相关管理规定;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有充分的资料和时间条件,能保证课题研究顺利推进并按时完成。

2.每位申报者只限申报一个项目;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立项结项

1.每个选题(见附件1)原则上只确立一项立项课题。

2.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0年度智库课题资助额度分别为:重大项目10万元,重点项目5万元,一般项目3万元,首批资助为总额的70%。申报者根据研究条件自行填写申报级别。

3.立项课题分应用、基础、综合三类。

4.应用类课题:一般课题周期不超过6个月,提交研究报告不少于0.6万字,并发表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1篇;重点课题周期不超过1年,研究报告不少于1.5万字,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2篇;重大课题周期不超过1年,研究报告不少于2.5万字,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4篇。

5.基础类课题:一般课题周期不超过1年,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重点课题周期不超过2年,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或提交书稿20万字以上;重大课题周期不超过3年,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5篇,或提交书稿30万字以上。

6.综合类课题周期均不超过1年:一般课题发表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1篇,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重点课题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2篇,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重大课题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3篇,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7.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将组织专家对结项成果展开评定,根据成果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不合格者须根据专家意见重新完善成果,如仍不合格,将撤销后续资助,且未来2年内不得申报研究院专项课题。

8.学术论文获CSSCI来源刊或更高级别刊物录用,咨询报告获得领导批示是成果评优的重要参考。

五、申报须知

1.本次申报须按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申请书》(附件2)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论证活页》(附件3)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申请书》和《论证活页》文本要简洁、规范、清晰,不加附件。

2.申报课题名称建议与选题保持一致,允许有小幅调整。

3.《申请书》和《论证活页》一律用计算机填写,请将4份纸质本报送至人文社会科学处社会服务办公室(本部子实堂207室),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925日(周五),逾期不予受理;电子版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sdskc@suda.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申报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智库课题申报”。

4.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建议立项课题名单。

5.建议立项课题名单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审核,并公示7天。公示期满,对无异议者下达立项通知书。

6.未尽事宜,请联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李洁13913910299,姚乐17705182430

人文社会科学处:赵悦航18810698517,张婷婷13915529666

    附件1: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0年度课题选题表.docx

    附件2: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申请书.docx

    附件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论证活页.docx


人文社会科学处

2020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