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成果。

在信息时代,以列入“黑名单”、公布违法事实、通报批评等为代表的信息规制工具,被频繁运用于行政实践之中,亟待行政法学作出理论回应。本书运用类型化的方法,将信息规制工具划分为归集型信息工具、公示型信息工具与监管型信息工具三种理想类型,并依次分析了它们在行政行为形式论上的法律属性。同时,基于新行政法的研究视角,检讨了这三种工具在合法性与有效性维度上各自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优化方案。本书对于推动新兴的政府规制理论与传统行政法释义学的融合,以及平衡公民权利保障与政府规制能力提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施立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暨公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旁涉警察法学、信息法学。在《法商研究》《清华法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并有多篇获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项目3项。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范围与相关术语说明

第二章    信息规制工具的兴起及其生成逻辑

一、不断扩张的信息规制图景

二、外在社会背景:规制缓和与公私合作浪潮的推动

三、内在制度逻辑(I):克服信息不对称状况

四、内在制度逻辑(II):行政上确保义务履行制度的革新

五、内在制度逻辑(III):信息时代中的权利边界调适

第三章 信息规制工具的类型化探索

一、类型化的意义所在

二、现有的类型化尝试及其局限

三、信息规制工具的“三分法”之提倡

四、“三分法”与行政法学总论体系的融合

第四章 归集型信息工具研究

一、归集型信息工具的构成

二、归集型信息工具在行政行为体系中的定位:行政确认

三、归集型信息工具有效运作的要件

四、归集型信息工具的法治化框架

五、相关问题之展开

第五章 公示型信息工具研究

一、公示型信息工具的谱系

二、公示型信息工具在行政行为体系中的定位:政府信息公开

三、公示型信息工具有效运作的要件

四、公示型信息工具的法治化框架调适

第六章 监管型信息工具研究

一、“监管型信息工具”概念的再证立

二、监管型信息工具的“二元结构”

三、监管型信息工具有效运作的要件

四、监管型信息工具的法治化构造

第七章 信息规制工具的体系衔接

一、信息规制工具的体系衔接何以重要

二、信息规制工具的内在体系衔接

三、信息规制工具的外在体系衔接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