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其与定罪量刑工作同等重要,甚至在有些案件中其受关注程度超过定罪量刑工作。这是因为,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与涉案当事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及相关第三人(如善意取得人)等关联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故而,强调对刑事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不仅是刑事司法公正诉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同时,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也是当前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产权保护与民营企业家权利保护以及“受贿行贿一起查”等交叉政策背景下必然面临的实践难题。

当前,学界对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程序法”视角,尤其集中在刑事涉案财物的审前查控程序与处分程序、违法所得特别没收案件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而鲜见“实体法”研究成果。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逻辑上,刑事涉案财物的科学处置,实体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学界关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研究作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强调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实体面向。在具体内容方面,本书以司法实务需求为导向,对《刑法》第64条规定的“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的边界、刑事涉案财物处理中的“法益保护冲突”、追赃挽损与“法益恢复”的应然关系以及共同犯罪退赃退赔、近亲属承诺代为退赃退赔反悔等一系列实体性问题展开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贴近实践且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观点。

作者简介

庄绪龙,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曾在司法机关任职多年,参与审理和研究“全国首例人体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江苏首例隔代探望权案”等系列新类型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主要从事经济刑法、刑事应用法学和司法制度研究,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法律适用》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站中)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司法现状与应然转向

第一节 当前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关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既有研究及学理评述

第三节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研究的实体法前提

第二章 “一切违法所得财物”边界的厘清

第一节 犯罪所得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犯罪所得孳息与转化物的追缴

第三节 “犯罪所得投资收益”的追缴问题

第四节 违禁品与犯罪工具的没收

第五节 犯罪成本的扣除

第三章 刑事涉案财物处理中的“法益保护冲突”问题

第一节 刑事涉案财物处理中“法益保护冲突”的现象揭示

第二节 “法益保护冲突”情形下“本权对抗非法占有”的疑问

第三节 “法益保护冲突”与“本权对抗非法占有”理论

第四节 “法益保护冲突”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物权债权化”

第四章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法益恢复”方案——以集资犯罪为例

第一节 涉案财物处置与法益恢复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追赃挽损诉求

第三节 集资犯罪追赃挽损的行政强制模式及疑问

第四节 集资犯罪追赃挽损的“犯罪化治理”模式及疑问

第五节 集资犯罪追赃挽损的“法益恢复”模式之证立

第五章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共犯退赃退赔问题

第一节 共同犯罪退赃退赔的实践困惑

第二节 共犯退赃退赔的立场争议及反思

第三节 共犯退赃退赔的应然考量因素

第四节 共犯退赃退赔规则的体系构建

第六章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近亲属承诺代为退赔反悔问题

第一节 承诺代为退赔反悔的裁判困境

第二节 承诺代为退赔后反悔的既有处置立场及评析

第三节 承诺代为退赔的本质与反悔的类型区分

第四节 承诺代为退赔后反悔的司法处置体系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