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字〔2022〕51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社科强市建设,发挥全市社科界智囊团、思想库重要作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社科联已启动2022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深入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苏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智力支持。
二、申报条件
1.课题申请者应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并对所申报的选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须如实填写课题申报材料,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
2.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项苏州市社科基金应用对策类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应用对策类项目。课题组成员须在项目申报表上签字确认,一般不超过5名,同一人同年度作为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项市社科基金应用对策类项目。
3.不得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申报项目。凡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以及申请其它单位项目的课题不得重复申请,不得以已发表或结项的成果重复申报,如发现上述情况,取消立项资格并记入科研诚信档案。
4.课题申报人主持国家、省、市社科基金项目被撤项或终止处理尚在限制期内,或三年内承担市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为“不合格”的,或有其他科研诚信不良记录被通报批评的,不予申报受理。
5.为提高项目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效性,鼓励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综合研究,鼓励实际部门工作者和从事社科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联合申报项目;鼓励35周岁以下青年学者担任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市社科联将安排一定比例予以立项。
三、项目选题
课题申报人须严格按照《2022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课题指南》(附件1)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学术积累和研究专长进一步深化课题设计、自拟课题名称,名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洁,一般不加副标题。为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本年度课题指南特设了部分经验研究类课题。此外,聚焦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初市社科联面向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征集了一批推荐课题,供课题申报人参考。
四、项目设置及资助经费
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共设置四个类别,分别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项目采取后资助方式,根据立项项目成果评审情况,确定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分别给予5万、3万和1万元经费资助。
五、项目管理
1.申报截止后,苏州市社科联将组织开展立项评审,并在苏州社会科学网公布立项结果。
2.应用对策类项目研究为当年立项当年结项,原则上须在2022年10月底前完成研究。市社科联将按照《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项目研究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等过程管理。
3.项目最终成果为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应注重通过各级各类期刊、杂志、内参等渠道进行转化。在市社科联《决策参阅》《智库专报》刊发1篇决策参考类成果,作为评定“重大项目”的必要条件。
六、材料报送
申报人须于2022年4月27日前将《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申报表》(附件2)、《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和《申报数据表》(附件4)电子版发送至skcxmb@suda.edu.cn(文件分别命名为“姓名+申报表”、“姓名+活页”、“姓名+申报数据表”,申报表中签名位置插入申报人及成员的电子签名,论证活页不得出现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等相关背景信息),纸质版由人文社科处代为打印,无需提交。
未尽事宜,请联系人文社科处,周琼,15190099858。
特此通知。
附件1:2022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课题指南.doc
附件3: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课题设计论证活页.doc
附件4: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申报数据表.doc
人文社会科学处
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