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对我省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研讨,开拓创新,强化特色,服务发展,不断推出应用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思想库的作用,为推进我省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日前,省社联公布了2007年“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共55项,我校荣获5项,名列全省各单位第一。另外,在近期公布的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上,我校有11篇论文受到表彰。在此,我们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人文社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期获得更突出、更具影响力的成果。
附1: 2007年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获奖项目(苏州大学)
一等奖(5项) | |||
论 文 题 目 | 作 者 | 单 位 | |
全球化背景下江苏区域协调与组织研究 | 段进军 韩坚 | 苏州大学商学院 苏州大学商学院 | |
苏锡常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 陈铭 | 苏州大学商学院 | |
完善江苏三峡外迁移民置换安置模式的几点建议 | 马德峰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
政治文明视野下工会维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昆山实践 | 田芝健 韦刚等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苏州市委宣传部 | |
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 张照余 陶学勤等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 |
二等奖(1项) | |||
苏州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 | 孟晓华 仇国阳等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苏州大学科技处 | |
附2: 2007年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获奖项目(苏州大学)
论 文 题 目 | 作 者 | 单 位 |
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的统一性 ——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路径的反思 | 任 平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
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 | 陈 忠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
台商投资苏南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 张 明 | 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 |
江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与创新——以农保为例的分析 | 高 峰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态势的思考 | 段进军 | 苏州大学商学院 |
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 | 张 晨 何华玲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
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能否共存及何以共存? | 胡玉鸿 | 苏州大学法学院 |
论《物权法》对构建法治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深远影响——从公法学角度透视 | 杨海坤 张 浪 | 苏州大学法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法律系 |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 | 罗时进 |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太平天国前期高层文书人员的命运——以曾水源为中心的考察 | 朱从兵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试析中美商会交往与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 | 许冠亭 |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